齿轮泵介绍.ppt
第一节齿轮泵 2 1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简单构造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 Theteethmeshed 主动齿轮由原动机带动回转 齿顶和端面被泵体和前后端盖包围由于相啮合齿的分隔 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吸入和排出图示方向回转时 齿C退出啮合 其齿间V增大 P降低 液体在吸入液面P作用下 经吸入口流入随着齿轮回转 吸满液体的齿间转过吸入腔 沿壳壁转到排出腔当重新进入啮合时 齿间的液体即被轮齿挤出结构特点泵如果反转 吸排方向相反由于啮合紧密 齿顶和端面间隙都小 液体不会大量漏回吸入腔磨擦面较多 只用来排送有润滑性的油液 图2 1为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简图 externalgearrotarypump 2 1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外齿轮泵一般采用渐开线 involute 齿形为转运平稳 要求齿轮的重迭系数 大于1前一对啮合齿尚未脱离啮合时 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使一部分油液困在其中 而这封闭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化 先缩小 然后增大 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图2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2 2 2困油现象的危害和排除 危害 当封闭V减小时 液体受挤压而P急剧升高 油液将从缝隙中强行挤出 产生噪音和振动使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功率损失增加 容积效率降低 而当封闭V增大时 P下降 析出气泡 对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害排除 设法在封闭V变小时使之和排出腔沟通 而在增大时和吸入腔沟通 开卸荷槽 图2 2 b 的虚线 结构简单 容易加工 且对称布置 泵正 反转时都适用 因此被广泛采用 对称卸荷槽还不十分完善 还有噪音和振动 2 2 2困油现象的危害和排除 1 不对称卸荷槽两个卸荷槽同时向吸入侧移过适当距离延长了Va和排出腔相通的时间推迟了Vb和吸入腔相通的时间Vb中可能出现局部真空 但不十分严重这种卸荷槽能更好地解决困油问题能多回收一部分高压液体泵不允许反转使用采用卸荷槽后困油现象影响大大减轻 2 1 3齿轮泵的径向力 图2 3 径向力增加轴承的负荷 影响泵的寿命工作P越高 径向力就越大对高压齿轮泵 要设法限制径向力 提高轴承寿命 2 1 4齿轮泵的流量 图2 4 理论上带到排出腔的油液体积应等于齿间工作容积每转的Qt应为两个齿轮全部齿间工作容积之和 可假设齿间工作容积与齿的有效体积相等 每转Qt是一个齿轮的齿间工作容积与轮齿有效体积的总和近似等于齿的有效部分所扫过的一个径向宽度为2m的环形体积 2 1 4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用上述计算泵的Qt时 数值偏小应乘上修正系数K 平均Qt为 式中 D 分度圆直径 mm m 模数 m D z z为齿数 mm B 齿宽 mm n 转速 r min K 修正系数 一般为1 05 1 15 2 1 4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中 低压齿轮泵为使流量公式Qt 6 66zm2Bn 10 6L min 2 4 高压齿轮泵的流量公式 Qt 7zm2Bn 10 6L min 2 5 2 1 4提高齿轮泵理论流量的途径 增加齿轮的直径 齿宽 转速和减少齿数 n过高会使轮齿转过吸入腔的时间过短n和直径增加使齿轮的圆周速度增加 离心力加大增加吸入困难 齿根处P降低 可能析出气体 导致Q减小 造成振动和产生噪声 甚至使泵无法工作 故最大圆周速度应根据所输油的粘度而予以限制 最大圆周速度不超过5 6m s 最高转速一般在3000r min左右 加大齿宽会使径向力增大 齿面接触线加长 不易保持良好的密封 减少齿数虽可使齿间V加大而Q增加 但会使Q的不均匀度加重 2 1 4影响齿轮泵 v的主要因素 密封间隙 内漏 齿轮端面和盖板间的轴向间隙齿顶和泵体内侧的径向间隙轮齿的啮合线这些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 80 漏泄量的大小是与间隙值的立方成正比 故密封间隙特别是轴向间隙对泵的 v影响甚大 排出压力漏泄量与间隙两端的压差成正比 内漏较多 在排P升高时 Q的下降要比往复泵大吸入压力吸入真空度增加时 气体析出量增加 v亦将降低 2 1 4影响齿轮泵 v的主要因素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viscosity 油液的T越高 越低 漏泄量就越大但油T过低则 太大 又会使吸入条件变差 吸入真空度变大 析出气体增多 也会使 v下降 转速漏泄量与n关系不大n低Qt就小 会使 v降低当n 200 300r min v将降到不能容许的地步n过高又会造成吸入困难 也使 v降低 外齿轮泵的 v 0 7 0 9 用间隙自动补偿装置时 v可达0 8 0 96 2 1 4齿轮泵的特点 1 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能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 泵可装得比滑油液面高 排送气体时密封性差 故自吸能力不如往复泵应注意 齿轮泵摩擦部位较多间隙较小线速度较高起动前齿轮表面必须有油 不允许干转 2 Qt是由工作部件的尺寸和n决定的 与Pd无关 3 额定Pd与工作部件尺寸 n无关Pd取决于泵的密封性能和轴承承载能力为防泵过载 一般应设安全阀 2 1 4高压齿轮泵采取的措施 液压间隙自动补偿装置轴向间隙补偿在齿轮端面与泵体之间设浮动元件将排出压力引至该元件的外侧 靠排出侧 橡皮圈限定区域内 使其液压力稍大于内侧向外的液压力 使浮动元件贴靠齿轮 自动补偿齿轮端面磨损而增加的间隙 轴向间隙始终很小 径向间隙自动补偿 有些高压泵采用 2 1 4高压齿轮泵采取的措施 径向力平衡措施用平衡或减小径向力的措施用承载能力高的轴承 并改善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条件 按额定排出压力pH高低可分为 低压齿轮泵 pH 2 5MPa 中压齿轮泵 pH 2 5 8MPa 高压齿轮泵 pH 8MPa 2 1 4齿轮泵的特点 4 流量连续 有脉动外啮合齿轮泵 Q在11 27 范围内 噪声较大Z越少 Q越大内齿轮泵 Q较小 约为1 一3 噪声也较小 5 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工作部件作回转运动无泵阀允许采用较高n 通常可与电动机直联与同样Q的往复泵相比 尺寸 重量小易损件少 耐撞击 工作可靠6 磨擦面较多用于排送不含固体颗粒并具有润滑性的油类 2 1 4齿轮泵的特点 使用场合一般被用作排出P不高 Q不大 以及对Q和Pd的均匀性要求不很严的油泵 如 滑油泵驳油泵液压传动中的供油泵由于齿轮泵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又不易损坏 因而已开发了高压齿轮泵 如 液压泵 2 1 6典型结构 外啮合齿轮泵 有直齿 斜齿 人字齿等几种齿轮 一般采用渐开线齿形 见下图主动和从动齿轮是由右和左螺旋齿轮拼成的入字齿轮既能承受较大负荷 又可避免产生轴向推力 齿轮4空套在从动轴上以补偿制造 安装时出现的误差具有一定的自整位能力齿轮两端面有配合良好的盖板泵轴装在单列向心球轴承上 在泵体和端盖之间垫有纸垫16纸垫厚度可改变齿轮端面与盖板之间的轴向间隙 图2 5外啮合齿轮泵 2 1 6典型结构 外啮合齿轮泵 防超过额定Pd 装设有安全阀 safetyvalve 安全阀阀体是一空心的圆柱体左端带有锥形密封面当作用在环形凸肩上的压力超过弹簧值时 阀开启 沟通排 吸两端泵的转向必须符合规定为防止油液外漏 设有机械轴封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密封方式主要密封面是轴静环11和动环12构成动 静环的材料分别为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做成 2 1 6典型结构 外啮合齿轮泵 静环与轴封盖之间靠密封圈密封动环靠弹簧压紧在静环上 摩擦力使转 密封圈防止动环与轴之间漏泄安装时手推动环压缩弹簧松手后动环应能缓缓滑出太松则漏泄量过大太紧则不能自动滑出补偿动 静环密封圈是机械密封的辅助密封元件机械轴封的基本特点 将由填料与轴之间的径向曲面密封转变为动环与静环间的轴向端面密封 2 1 6典型结构 外啮合齿轮泵 与填料密封相比 机械轴封的主要优点是 1 密封性能好 2 使用寿命长 3 摩擦功耗少 4 轴或轴套基本不被磨损 5 适用范围广 用于高温 高压 有毒或有腐蚀性 2 1 6典型结构 外啮合齿轮泵 缺点 制造工艺性要求高 价格较贵密封元件的拆装更换比较麻烦对使用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如液体带有磨料性悬浮固体颗粒 则机械轴封必须采用特殊的设计 回转泵在低压条件下也常采用皮碗密封 思考题 17 与填料密封相比 采用机械密封有哪些优点 18 机械密封在使用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19 齿轮泵有自吸能力 为什么新泵和大修后的泵起动前要向泵内灌油 20 齿轮泵有何特点 高压齿轮泵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选择题 判断齿轮泵转向的依据是 A原动机转向B安全阀的位置C吸排口方向D齿轮啮合状况吸入管漏气是齿轮泵产生嘈音的主要原因 一般可用方法来检测漏气点 A浇油B烛火C煤油白粉法D卤素灯检漏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 A轴承负荷增大B工作噪声增大C容积效率降低D排出压力增大 选择题 消除齿轮泵困油的常用方法是 A降低油温B减少流量C在端盖上开卸荷槽D调整齿轮啮合间隙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应注意检查间隙 A齿顶与泵壳B齿轮端面部位C齿啮合处D泵轴伸出泵壳处 选择题 齿轮泵开卸荷槽其流量 A 稍有下降B 稍有增加C 不受影响D 明显增加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 A排出口太小B转速较高C 齿轮端面间隙调整不当D部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时啮合限制齿轮泵转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原动机转速难以提高B会使轴承负荷过大C会增加吸入困难D会使齿轮磨损过大 2 1 6内啮合齿轮泵 有两种形式带月牙形隔板的内齿轮泵摆线转子泵 图2 6所示为一种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 2 1 6内啮合齿轮泵 齿环3与圆盘泵轴一体 底盘6上有月牙形隔板2和与泵轴偏心的短轴 短轴上空套着齿轮1 当泵轴带齿环转动时 与其内啮合的齿轮也转动 产生吸排作用 底盘6的背面圆心处有带弹簧的钢球 当轴逆时针旋转时 啮合力使底盘转至其销钉4卡到半圆形环槽的最右端位置为止 右上图 泵是下吸上排 当轴顺时针转动时 啮合力使底盘转过180 右下图 泵的吸排方向不变 2 1 6内啮合齿轮泵 优点 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 泵的吸油区大 流速低 吸入性能好 流量脉动小 流量脉动率 Q 1 3 啮合长度较长 工作平稳 特殊齿形将困油现象减轻 或在齿环各齿谷中开径向孔导油 从而完全消除困油现象 噪声很低 缺点是制造工艺较复杂且漏泄途径多 v低 65 75 2 1 6转子泵 图2 7 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 二者轴线偏心 异速转动 采用摆线齿形 采用皮碗轴封 皮碗的制造 安装和维护较简单 成本低 但唇边的磨损较重 功率消耗较大 2 1 6转子泵特点 转子泵优点转子泵配流口的中心角较大 且为侧向吸入 不受离心力影响 故吸入性能好能用于高速运转齿数较少 工作空间容积较大结构简单紧凑两个转子同向回转且只差一个齿 故相对滑动速度很小 运转平稳 噪声低 寿命长 缺点齿数少时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而且密封性较差 v较低制造工艺不如渐开线齿轮简单 2 1 7齿轮泵管理要点 1 注意泵的转向和连接反转会使吸排方向相反泵和电机保持良好对中 最好用挠性连接 flexibility 2 齿轮泵虽有自吸能力起动前泵内要存有油液 否则严重摩损 吸油高度一般不大于0 5m 3 机械轴封属于较精密的部件拆装时要防止损伤密封元件安装时应在轴上涂滑油 按正确次序装入 用手推动环时应有浮动性 上紧轴封盖时要均匀 机械轴封一定要防止干摩擦 2 1 7齿轮泵管理要点 4 不宜超额定P工作会使原动机过载 加大轴承负荷 使工作部件变形 磨损和漏泄增加 严重时造成卡阻 5 要防止吸口真空度大于允许吸上真空度否则不能正常吸入当吸入P过低时 会产生 气穴现象 油在低压区析出许多气泡 Q降低当气泡到高压区时 空气重新溶入油中 形成局部真空 四周的高压油液就会以高速流过来填补产生液压冲击 并伴随剧烈的噪声 2 1 7齿轮泵管理要点 6 保持合适的油温和粘度运动粘度以25 33mm2 s为宜粘度太小则漏泄增加 还容易产生气穴现象粘度过大同样也会使 v降低和吸入不正常 7 要防止吸入空气会使流量减少 而且产生噪声 2 1 7齿轮泵管理要点 8 端面间隙对齿轮泵的自吸能力和 v影响甚大可用压软铅丝的方法测出9 高压齿轮泵敏感度大吸油口可用150目网式滤器液压系统泵要求滤油精度 30 40 m回油管路滤油器精度最好 20 m 2 1 7齿轮泵常见故障分析 1 不能排油或流量不足不能建立足够大的吸入真空度的原因 泵内间隙过大 或新泵及拆修过的齿轮表面未浇油 难以自吸 泵n过低 反转或卡阻吸入管漏气或吸口露出液面 吸入真空度较大而不能正常吸入的原因 吸高太大 一般应不超过500mm 油温太低 粘度太大 吸入管路阻塞 如吸入滤器脏堵或容量太小 吸入阀未开等油温过高 排出方面的问题 排出管漏泄或旁通 安全阀或弹簧太松 排出阀未开或排出管滤器堵塞 安全阀顶开 2 1 7齿轮泵常见故障分析 2 工作噪声太大噪声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 可分两类 液体噪声 是由于漏入空气或产生气穴现象而引起机械噪声 对中不良 轴承损坏或松动 安全阀跳动 齿轮啮合不良 泵轴弯曲或其它机械摩擦等 3 磨损太快油液含磨料性杂质 长期空转 Pd过高 泵轴变形严重 中心线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