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8高程控制测量综合练习(补充).ppt
高程控制测量综合练习 两种特殊的测距三角高程导线 高程导线测量概算 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精密水准测量外业概算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1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任务1 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 为地形测图和各项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基础 2 为地壳垂直运动 平均海面倾斜及其变化和大地水准面形状等地球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高程数据 2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从高到低 逐级控制 水准点满足一定的密度 水准测量达到足够的精度 一等水准网应定期复测 3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方案一等闭合环线周长 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为1000 1500km 一般山区为2000km左右 二等闭合环线周长 在平原地区为500 750km 山区一般不超过1000km三 四等水准用于加密 根据高等级水准环的大小和实际需要布设 其中环线周长 附合路线长度和结点间路线长度 对于三等水准分别为200km 150km和70km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4 国家水准点的密度基岩水准标石 一等水准路线上 500km 基本水准标石 一 二等水准路线上 一般地区40km 经济发达地区20 30km 普通水准标石 各等级水准路线上 一般地区4 8km 经济发达地区2 4km5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高程大于4000m或水准点间的平均高差为150 250m的地区 一 二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 高差大于250m的测段 在地面倾斜变化处应加测重力 高程在1500 4000m或水准点间的平均高差为50 150m的地区 一等水准路线上重力点间平均距离应小于11km 二等水准路线上应小于23km 在我国西北 西南和东北边境等有较大重力异常的地区 一等水准路线上每个水准点均应测定重力 由青岛水准原点至国家大地原点的一等水准路线上 应逐点测定重力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6 工程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城市和工程中的工程高程控制网可按水准测量 二 三 四等 和三角高程测量 光电测距高程导线可代替三 四等水准 的方法来建立 7 三角高程导线测量 距离由计算得 由水平距离单向观测竖直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 严密公式若采用平均高程面上的距离计算 则有 h 由高斯坐标反算的边长d与测线两端平均高程面上边长S0之间有差异 但不大 7 三角高程导线测量 距离由计算得 若是几乎同步作对向观测 就有C12 C21 则 故对向观测竖直角计算平均高差可以消除 或削弱 球气差的影响 由对向垂直角和平距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8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 由电磁波实测斜距和单向垂直角计算两点间高差 电磁波往返实测斜距和往返实测垂直角计算两点间高差 消除 削弱 了球气差项的影响 条件 几乎同步作对向观测h12中的主要误差是 竖直角观测误差 量测仪器高I和目标高V误差 一 三联脚架法测距高程导线 补充 仅跟两端点的仪器高有关 二 水准法 中间法 测距高程导线 高程待定点 1 3 5 测站点 尽量在中间 O1 O2 仅跟两端点的棱镜高有关 若使棱镜高相等 此法可以消除仪器高和棱镜高的影响 三 三联脚架法与水准法测距高程导线的讨论 二法都是只需量起 始点的仪器高或棱镜高 不需量中间点的仪器高或棱镜高 三联脚架法往反观测 可削弱球气差 但往反观测观测不同时 水准法可用前后视接近相等来削弱球气差 水准法可以在两高程点灵活的设置仪器观测 观测的距离比三联脚架法短近一倍 故球气差影响比三联脚架法小 三联脚架法比水准法多余观测值多 可靠性高 水准法比三联脚架法观测工作量小 三联脚架法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是否可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有待验证 水准法通过比对固定棱镜高 可以得到较高的高程精度 可代替三等水准测量 能否代替二等水准需验证 垂直角需J2级以上的仪器测 一般观测两个测回 两高程点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可代替有待验证 f与S2成正比 1 高差测定误差误差来源 竖直角观测误差 距离测量误差 球气差 量取仪器高和反光镜高误差综合影响的误差 经验公式 为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 四 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和限差 2 对向高差闭合差的限差 3 环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 GPS用于测定正常高 在GPS课中介绍 使用测量仪器注意事项 携带仪器时 注意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 锁好 拉手和背带是否牢固 并注意轻拿轻放 仪器放在三脚架后应使仪器与三脚架牢固连接 仪器取出箱后 应关好仪器箱 严禁在箱上坐人 仪器安置好后 必须有人看管 原则上讲观测者不得离开仪器 各制动螺旋勿拧过紧 以免损伤 各微动螺旋勿旋至尽头 防止失灵 近距离搬站 应放松制动螺旋 一手握住三脚架放在肋下 一手托住仪器 放置胸前稳步行走 不准将仪器斜扛肩上 以免损伤仪器 若距离较远 必须装箱搬站 仪器装箱时 应松开各制动螺旋 按原祥放回仪器箱内 先试关一次 确认放妥后 再稍微拧紧各制动螺旋 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 最后关箱 上锁 记录与计算基本规则 外业记录字迹应清楚 边观测边记录 观测者读出数字后 记录者应将所记数字复诵一遍 以防听错 记错 不准先记在草稿纸上 然后誊入记录表中 记录错时 不准用橡皮擦或刀片刮去 不准在原数字上涂改 应将错误的数字用直尺划去并把正确的数字记在原数字上方 禁止连环更改数字 例如 水准测量中标尺的黑 红面读数 角度测量中的盘左 盘右读数等 均不能同时更改相关的数 严禁转抄成果 测站计算与检核 必须在本测站现场完成 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数据运算中的凑整 取舍 规则是 大于5者进 小于5者舍 正好是5者 则看其前位数 奇数进 偶数舍 记录按顺序记录 水准测量不得空栏 手簿不得空页 撕页 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观测前30分钟 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 仪器距前 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 不得两次调焦 使用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 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在两相邻测站上 往测奇数测站按 后前前后 偶数测站按 前后后前 的观测程序进行 连续观测时 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 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每一测段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 每一测段应往测与返测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 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 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时 应对圆水准器严格检验与校正 观测时应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前后视不许调圆气泡 人盯人法 固定脚架法 二等水准测量记录 往测时第一站 第二站的读数如下 第一站 4241 3590 391 50 305 46 3379 2730 911 95 998 01 第二站 3789 2880 333 69 309 31 3545 2640 915 78 940 19 4241 3590 391 50 305 46 3379 2730 911 95 998 01 65 1 64 9 0 2 0 2 1 1 2 86 06 86 04 3789 2880 333 69 309 31 2640 3545 940 19 915 78 90 5 90 9 0 4 0 2 3 0 3 24 41 24 38 K 60650 86 05 24 40 注意 记录格式 单位 一定要累加检核 精密水准测量外业概算内容 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数计算当一对水准标尺每米长度的平均误差f大于 0 02mm时 就要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 大小为 f h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计算 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 高差改正数的计算 计算水准点的概略高程 我国为什么采用正常高系统 而不采用正高系统 正高系统的定义 式中 为大地水准面上A 点到A点的平均重力 事实上 只有在作出地壳内部质量分布的假设后 才能近似地求得平均重力值 正常高系统的定义 旗山 双山四等导线观测图 三角高程计算 高程近似平差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 是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由往返测闭合差计算 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由环线闭合差计算 来表示的 0 45mm 水准测量达到足够的精度